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储能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储能技术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新范式。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平台受邀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平台主任何雅玲亲自带队,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展会,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一同参会的还有国家储能平台副主任李慧、副主任常春然及其他相关教师。

在开幕式上,何雅玲院士受邀做《大规模储能技术发展与前沿动态》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推进“双碳”工作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储能技术既是能源转型的“压舱石”,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共赢点”。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的双向突破,中国正以开放姿态贡献智慧与方案,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从技术攻坚到产教协同,从理念革新到使命担当,中国储能事业正以创新为笔、人才为墨,书写能源革命的恢弘篇章。面向未来,唯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汇聚政产学研合力,方能在这场全球变革中掌握主动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本次峰会规模再创新高,共设立六大主题展馆,近800家储能展商参展,举办50余场会议活动和100余场新品发布会。何雅玲院士携国家储能平台众老师参观展会,关注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同时,此次峰会首次重磅推出“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展示专区”,集结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六家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携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与高校,全方位宣传我国储能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向全球展示我国储能科技创新新生力量。

展会期间,众多参观者驻足于西安交通大学展台前,展现国家储能平台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效。国家储能平台展示了建设取得系列突破:2021年孵化企业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hydrotransformer.com/)获红杉中国等三轮融资超亿元,市值突破10亿元,并携手国家电投等龙头企业推进液态有机储氢(LOHC)在“西氨东送”“海氢陆送”等场景的工程化应用。平台联合陕西氢能成立陕西氢能-西安交大联合实验室,攻克贵金属催化剂高成本难题,完成工业化制备技术储备。储能系统研究室突破大规模电站安全管控技术;热质储能研究室研发高效储热材料与系统;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卡诺电池等实验平台实现关键技术验证,支撑长时储能研发。氢能领域,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智慧能源站,自主研发70kW氢燃料电池电堆,并搭建低成本电解水制氢平台,贯通制-储-用全链条。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机制,培育跨学科人才,推动技术产业化,为“双碳”目标提供创新引擎。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平台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全球产学研伙伴的战略协作,共同构建更加开放、融合、可持续的储能创新生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实践融合,为人类社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