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2026版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中心)正式启动,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台主任何雅玲主持,平台学位分委员会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参会。这是自西安交大2020年创办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来,总结归纳首个储能专业人才培养周期的成效和问题,并顺应当下和未来AI赋能浪潮,融合储能最新前沿技术,优化储能专业知识体系,标志着西安交大正式进入储能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时代”。
为了精准掌握现行储能培养方案实施中的痛点难点,在面向储能专业本科生进行深入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与会专家立足全球储能技术迅猛迭代、产业需求深刻变革及学科前沿突破的最新态势,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统性重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优化、知识点分布图谱、课程体系迭代逻辑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并将深度植入数智赋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以期实现知识体系的动态优化、知识融合和系统整合。
储能专业2026版培养方案紧密围绕学校“通识课程夯实素养、基础课程衔接专业、专业课程系统前沿、实践教学创新驱动、毕业出口多元灵活”的总体修订意见,建立“常规型、科学研究型、学科交叉型、创新创业型”4种毕业路径,着力深化数理基础与工程能力的融合贯通,以前瞻视野布局储能关键前沿方向,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赋能储能专业建设,构建数智赋能的动态知识图谱与AI深度浸润的教学实践生态,打造融合AI技术的储能动态知识“智能体”,深度融入校企协同攻关项目、国际化交流项目,锤炼学生突破储能前沿技术瓶颈的核心创新能力,旨在塑造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未来储能战略复合型领军人才,为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保障能源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抢占全球储能科技制高点提供核心人才引擎。